用户名: 密码:
首 页 | 村镇银行 | 地 方 | 一线记者 | 人 物 | 专 题 | 母婴用品 | 酒后代驾 | 旧版回顾
欢迎您来到阳光新闻网
 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阳光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解读:河北创新社会之所见

www.cr-citynews.com】 【时间:2011-11-08】 【来源:阳光新闻网】【记者 梁培俊】
                           
    将本文转发至      
     

   作为拥有7100万人口的京畿大省,河北,正处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艰巨而繁重。
   5年间,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下大力解决社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打造“平安河北”到布局和谐河北建设,从圆满完成奥运安保任务到构建“大维稳”机制,从全国首创“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到构建覆盖全省、上下贯通、联通左右的群众工作网络……促进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在一步步实现。

   创新社会管理,新在观念、新在思路、新在举措

   今年5月,清华大学。来自我省的62名厅级干部和69名处级干部,先后在此进行了为期8天的专题研讨学习,主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一流学校,用一流师资,对重要岗位干部开展这次培训,源自省委做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清醒认识。“现在社会管理环境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传统方法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根本出路在于,按照中央的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学员们收获很多。
   一刻也不停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步伐。5年来,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省委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综合试点为突破口,深度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把促进社会和谐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2006年,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五大布局构建和谐河北,“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保障民安、塑造民魂、促进民和”,凸显和谐建设新理念。“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地区之一”,以此为总目标,我省深入推进“平安河北”建设,积极打造“护城河工程”,建立健全党政统揽、政法担当、部门履职、群众参与的“大维稳”机制,筑牢守护平安家园的“防火墙”、“安全网”。我省还出台《社会稳定指数评价办法》,将群众安全感等12项指数纳入社会稳定综合考评,落实了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我省把开展试点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力求有效解决社会管理面临的热点难题。
   从2010年3月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各类试点地区326个、创新项目230个。石家庄市构建以“110警务服务站”为核心的新型城区警务模式,保定市建立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承德市开展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衡水市“星级平安创建”维护基层稳定,肃宁县“四个全覆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试点地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充分肯定。

   创新开辟新路,创新激发活力。

   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我省在全国首创“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妥善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被誉为新形势下三大调解经验之一在全国推广。
   推动综治工作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我省在全国独创综治“一票否决警示”制度,对存在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重大隐患的地方和单位予以警示,防患于未然。
   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生力军,通过大力培育扶持,目前我省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1.4万余个,会员约600万人,总量居于全国前列,社会影响和服务效果日益突出。
   2010年群众安全感调查显示:群众安全感度为88.63%,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48.61%的群众认为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是开展全省安全感调查8年以来最高的一年。

   牵住协调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群众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工作

   3年前,保定市在6500多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起群众工作站,近2万名机关干部深入一线服务群众。3年后,群众工作站如星火燎原,已遍布燕赵大地。目前,全省236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群众工作站;51697个行政村、社区,有工会组织的61664个企事业单位全部建立群众工作室;没有工会组织的15119个企事业单位设立了群众工作员。
   社会管理的过程,首先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群众工作站(室),成为新形势下我省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今年1月,我省出台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建设群众工作网络、建立群众工作机制作出安排。省委、省政府成立省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省群众工作的开展。8月,我省还出台了《河北省群众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工作不落实不兑现或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出具体问责规定。
   如今,不仅建了群众工作站(室),各市、县(市、区)还全部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和联合接访中心,实现群众办事“一站式”受理、“一条龙”办理,大量久拖不决的信访事项得到解决。“两个中心、一站一室”,构建起为群众高效服务的平台网络,形成了群众工作按制度办事、靠制度推进的态势。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全部目的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省委牵住协调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2010年,我省共有1500多亿元财政资金投向民生,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55%以上,有力促进了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进步。今年以来,各市和省直各部门确定了308项民生实事,向社会公开承诺。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蹲点调研、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办了一大批群众认可的实事。
   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为先”。2007年以来,我省连续4年大力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力促服务型政府建设。截至去年底,省本级共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项目615项,削减率为58.3%。省本级保留实施行政许可项目496项,是全国省级行政许可项目较少的省份之一。此外,2008年到2010年间,我省清理规范收费项目430项,年可减轻群众负担39.83亿元。
   科学决策对保障群众利益至关重要。我省探索建立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要求在做决策、搞改革、上项目时,对重大事项进行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双评估”,凡是未经评估的事项,一律不准实施,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挂账督办工作。去年,全省筛选出422个重大工程项目挂账督办,通过严密评估,审批通过369个,暂缓实施30个,不予实施4个,另有19个因下马而没有评估。

   重中之重在基层,夯实基层基础打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河北记忆”。而精彩的赛场之外,燕赵儿女也交出了一份完满的答卷:河北圆满完成奥运安保既定任务,实现了“涉奥安保零事故”。
   26个环京治安检查站昼夜设防,10万干部奔赴乡村社区服务群众,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敞开大门化解纠纷,百万奥运安保志愿者遍布城乡……梳理经验,正是夯实了基层基础,构筑起“平安奥运”的一道道防线。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基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工作的成效。5年来,省委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功能,提升基层社会管理能力。
   调查显示,80%的上访事项都发生在基层。有鉴于此,我省建立乡镇(街道)“三位一体”调解中心,之后又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平台建设,全省172个县(市、区)全部建立起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实行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社会管理联抓,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打下坚实基础。创新管理促和谐,几年来,全省93%的矛盾纠纷被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省每年调解的社会矛盾纠纷都在15万件以上,法院系统民商事一审案件的调解撤诉率保持在70%以上。

   从城市到农村,各地强化固本强基意识,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向基层。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支撑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矛盾的聚焦点,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今年,为健全社区组织体系,我省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今明两年,将出资1000万元奖补社区建设。各地还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目前,我省已有60余万实名注册治安志愿者和近百万名群防群治队伍,他们常年活跃在全省大街小巷,成为“护城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抓手,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今年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对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行了全面部署。未来,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脚步必将更加坚实有力。
 

  编辑:谢莉   
图说中国  
记者在现场 更多...
新闻人物  

2010年中国最牛“山寨局长”受审

首 页 | 地 图 |留言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酒后代驾 |内刊策划 |诚寻出版商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10  www.cr-cit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9297

新闻稿撰写发布  服务邮箱:13601286948@139.com

     

(建议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