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综合防控工作会议上,来自金融和电信行业的相关人员表示,要制定一系列措施,联手打击电讯诈骗犯罪。
商业银行个人办卡要受限
为从源头改变电讯诈骗犯罪的环境,上海警方、银监等部门联合建议:严格限定个人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开办银行卡的数量。
轻易开户的银行借记卡可能被电讯诈骗犯罪团伙利用。比如,犯罪嫌疑人事先开设几十张借记卡,骗取被害人的钱款后,分批存入这些借记卡内。赃款多次转存之后,痕迹难以被人察觉,这是导致电讯诈骗犯罪追赃困难的原因之一。
市银监局提出,限定个人在同一家商业银行的开卡数量,如果开卡超过限额,就对超额的银行卡予以清理销毁。此外,还要提高银行借记卡的开户门槛: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开卡人建立“黑名单”。如果有人进入“黑名单”,则注销其已办理的所有涉案银行卡。
银行工作人员落实“四问”
ATM机转账、网上银行转账、柜面转账三种方式中,柜面转账在电讯诈骗犯罪中占比仍然较高。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代表认为,银行经理或保安等柜面拦截力量是防范电讯诈骗的最后防线。
根据警方统一调整,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被要求落实“四问”:在接办汇款、转账业务时询问客户“是否接到电话或短信要求汇款、转账”、“汇款、转账是否被要求保密”、“收款人账户是否被称为安全账户”、“收款人户籍地和账户开设地所在省(市)”、“是否知晓警方防诈骗提示”等问题。
电信运营监管加强实名制
去年4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投资100余万元建设“防诈骗语音提示平台”。固定电话用户接听来自境外的诈骗电话并挂断后,“提示平台”通过实时跟踪,自动跟进一个语音电话提醒用户防范。截至2011年9月底,电信公司以该方式向用户发起的呼叫近720万次。
不过,市通信管理局认为,犯罪嫌疑人有集中大量拨号的需求,可能会租用电信服务从事违法行为。比如以预付款方式使用“一号通”业务,犯罪嫌疑人只要不办理实名制,就可以肆意欠费拨号而无需负责。市通信管理局要求,运营商敦促客户必须办理实名制。如果用户坚持不办理实名制手续,那么当他的预付款耗尽后,运营商应该停止“一号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