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港方工程受司法诉讼影响延误近1年,终可于今年底动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昨就大桥工程开绿灯,批出485亿元拨款推展口岸及接线工程。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表示,将透过“加人、加班、加器械、加施工点”压缩工程,以赶及大桥于2016年通车,并可创造1.4万个职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港珠澳大桥港方工程原订于去年初招标,因环评报告受司法复核影响,至上诉庭裁定工程合法,港府遂于昨日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拨款485亿元,包括香港口岸及设施(304亿元)及香港接线工程(162亿元),以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设计及前期工程(19亿元),财委会最后以35票支持、3票反对下通过拨款。
陈鉴林王国兴促控造价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鉴林昨日出席财委会会议时称,大桥工程已因司法复核而延误、造价上升,港府应全力推展工程,确保港方工程与内地工程同步接轨。工联会立法会议员王国兴表示,港府应早日推展工程,将可惠及建造业及工程专业界工人,要求当局“几条腿走路“,追回工程进度,并确保工程造价不再上升。
郑汝桦称修改施工方法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表示,大桥工程波折重重,而司法复核使工程裹足不前,工程不应一拖再拖,并要尽快上马、全速前进。她称,特区政府会透过修改施工方法,以“加人、加班、加器械、加施工点“压缩工程时间表,追回蹉跎的时间,而项目亦已招标,获批拨款后便可立即动工,将可创造1.4万个职位。
刘家强指赶工不损质量
香港路政署署长刘家强表示,在港方口岸填海工程时会分9个填海区,在标书中已要求承建商同步施工,将可加快口岸填海工程,并修改施工方法,要制作预制墙及使用大量器械赶工,又要使用较多海砂减少沉降,造价至少上升65亿元。他又称,标书已列出施工程序及安全要求,不会因赶工而影响工程质素及安全。
郑汝桦表示,港珠澳大桥是具策略性意义的跨境运输基建,把香港与澳门和珠海,以至国家西南部连结起来,珠三角西岸会进入香港3小时生活圈内,促进三地交流、社会融合和经济发展。她称,从珠海到香港国际机场的时间将减省80%,为物流、旅游、餐饮零售,甚至金融、信息科技等各行业都会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