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8日 08: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联播快讯 | 手机看新闻
...............................................................................................................................................................
【联播快讯 8月28日 】 炎炎夏日,来到元江曼来镇箐门口和马鹿洞一带,满目青翠,习习的凉风送来一阵阵甜腻的果香。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元江山川毓秀,物华天宝,古有“滇南雄镇”盛名,今得“天然温室”、“哀牢明珠”美誉。全县植被覆盖率62.9%,森林覆盖率41.5%,元江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花开不断,是观光旅游、谋求投资发展的丰饶宝地。
芒果、荔枝、龙眼等水果挂满了树梢,压弯了果树,风吹叶摇,婆娑间洒下点点的阳光;韭菜、茄子、白菜、辣椒等蔬菜挤满了一畦畦的菜地,绿的碧绿生青、红的娇艳欲滴、紫的油光发亮……随意走进一户农家,呈现在眼前的就是这么一幅美丽的农家丰收图。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的有限空间种植芒果、菠萝蜜、荔枝、火龙果等作物,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和空间,而且经营管理省时、省力、简单易行,不仅实现了自给有余,还美化了生产生活环境。
“水果是我们致富的法宝。”村民李成刚说,自2003年以来,自己在房前屋后栽种了40多棵果树。因为就在家附近,非常方便打理,产生的效益很好,每年都为自己家增加上万元的经济收入。李成刚一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因支持国家水库建设,而从高山上搬迁下来的。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移民安置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自搬迁下来后,李成刚建盖新房屋前前后后用了30多万,除了国家政策和移民政策好以外,栽种水果功不可没。如今自家每年的水果收入有10多万元,可以说,建盖房屋主要是靠种植水果的经济收入。
绿色庭院在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经济回报的同时,也扮绿了村庄,美化了居住环境。如今的曼来镇箐门口、马鹿洞一带村落一改过去贫穷落后、村子环境脏乱差的的面貌,摇身一变成为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道路干净整洁,一幢幢崭新的楼房点缀在绿荫之间的现代化新农村。村民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家家户户里地板洁净,屋墙明亮,现代化的家电这些往日的奢侈品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的必须品。在向现代化生活大步迈进的同时,村民们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生活方式,如:灌溉果树依然使用农家肥。和以往不同的是,现在村民们所施的是沼气和沼肥。它不仅能增加肥效,改良土壤,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保留了水果鲜甜的口感,而且有效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既经济又实用,极大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在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中,元江县抓住拆临拆违、特色民居建设时机,把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既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又美化了居住环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高度统一。(供稿:云南省元江县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