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地方新闻 城市精英 行业风采 领导访谈 特色餐饮 记者调查 公关活动 社会公益 记者专栏  城市电视 新闻直通车

 
人物 > 正文
 

 

心中有百姓 才配当

——交警莒县大队为民服务、队伍建设工作纪实

 

2010年06月05日 08:00:08  来源: 中国改革报  记者 梁培俊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交通安全关乎一方土地的稳定,关乎一方百姓的福祉,也关乎一方社会的和谐。良好的交通环境不仅是一个地方文明的象征,更是一个地方的窗口。但是交警作为地方的一扇窗,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很多人往往因为被交警查过一次车,罚过一次钱就对交警耿耿于怀。“法不容情”是常理。然而,在现实中,法与情却时常需要共存。在情与法之间,怎样找到为民服务的平衡点,成为摆在交警面前要深思的问题。

  交警莒县大队面对现代交通管理中的难题,把考虑问题的角度放在了更广阔的层面、放在更广大群众的利益上。“心中有百姓,才配当交警”,这是交警莒县大队不变的为民服务理念,“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交警莒县大队不变的信念。正是这种理念与信念,不但为他们赢得了声誉和口碑,更成为他们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原动力。

  交警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才会有交警

  “百姓心中有杆秤,作为交警要做一个被老百姓作为秤砣掂量过的人。交警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才会有交警,老百姓是咱心中的天。”大队长于军的一番话道出了“心中有百姓,才配当交警”这句话的更深一层意思。

  车管工作是密切警民关系,树立交警形象的重要窗口。该办的事马上办,群众的事马上办,困难的事设法办,所有的事认真办,能一次办结的马上办理,不能办理的告知所缺手续,第二次办结,决不让群众再跑第三趟。这是交警莒县大队认真兑现便民服务承诺制度的具体准则。他们以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方便人民群众为宗旨,建立健全各项便民利民服务设施,积极完善服务机构,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了警民关系,树立了交警形象。

  莒县交警运用和谐这根指挥棒,突破过去“处罚—宣传教育”的简单二元结构,以服务当地群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性化执法,温情执法。他们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坚持以教育为主;对忘记带证件的,取回后不扣车,不罚款,批评教育后放行;对运送蔬菜、瓜果等鲜活物资车辆和往来莒县经商、运输货物车辆发生的一般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和警告为主,不罚款、不扣车、不劝返、不卸载,有明显安全隐患的,消除安全隐患后再放行,杜绝“三乱”现象的发生;对扰乱正常交通秩序,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影响经济发展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行“告诫式”执法,做到不接受批评教育不放行,不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不放行,不消除事故隐患不放行,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

  “钢班子”才能带出“铁队伍”

  “越是在天气情况恶劣的情况下、越是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就越要冲到一线”,这在交警莒县大队是一项铁的纪律。莒县交警始终发挥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以钢班子带出铁队伍,为莒县交警服务百姓、树立形象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支队伍不变质,并且时刻有新的发展,关键是要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群体。莒县万德福超市路段和文心广场等路段是莒县的繁华路段,也是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交警大队的领导班子就轮流在几个重要路段执勤,风雨无阻,确保交通顺畅,老百姓平安。每年的除夕夜,每逢雨雪天,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到一线替民警执勤。遇到天气不好,大队所有党总支成员都“沉”到一线,和一线民警一起执勤。

  领导干部带头从严。交警莒县大队的领导班子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转变作风,敢于响亮地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凡是要求民警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民警不能做的,班子成员首先自己不做。在最忙、最热和最冷的时候,在下雨下雪、逢年过节的时候,干部都必须替民警上岗;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候,在民警及其家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干部都必须身先士卒,靠上去做工作,充分发挥了带头表率作用。在2009年春节前后,交警莒县大队的共产党员带头上路,昼夜奋战,确保了道路的安全畅通,确保了110万莒县老百姓过上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人人是窗口,人人是形象

  交警是一个地方闪亮亮的牌子,老百姓时时都在关注着、看着他们的一言一行。莒县交警通过一丝一缕的细节,一点一滴的努力,树立起了交警的形象。

  2009年1月10日下午,城区一中民警荆兆亮、协勤员董济师在万德福路口上高峰岗时,一过路人抱着一个在寒风中大哭的男童请求交警协助找其父母,职业的敏感促使二人主动迎了上去。荆兆亮接过孩子,细心询问其住处,因孩子太小,说不清家住哪里,只知道自己今年(2009年)3岁。为让孩子尽快找到亲人,荆兆亮让小董到附近超市利用广播查询孩子的父母,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竟毫无消息。无奈,荆兆亮又抱起孩子冒着寒风沿青年路向行人、岗点附近商店了解线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在城区一银行门口找到了小男孩的外公--张大爷。2009年1月14日上午,临沂市宏达车队驾驶人孙某驾驶满载丹参的大货车(车号:鲁QB1438)行至国道206线招贤路段时意外失火,火借风势异常凶猛,驾驶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惊慌失措,恰在此时,正在执行春运路巡路查任务的中队民警刘安辉、井卫东、林明星三人路过此地,发现火情后,他们一边向消防大队报警,一边爬上失火的货车抢救着火丹参。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群众也加入了救火行列,有的衣服被烧着了,有的手被烧起了大泡,可他们全然不顾,坚持到消防官兵赶到,一起将大火扑灭,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当车主要答谢这几位民警时,他们却悄然离开了现场。

  在交警莒县大队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因为他们都牢记“心中有百姓,才配当交警”的工作信念,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就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只要你心中有百姓,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做哪怕一点小事,老百姓都会感激你、支持你。交警的岗位虽小,但它带来的社会效应却是巨大的,只有自己的执法得到群众的真正理解,才能树立起交警的形象。”大队长于军这样感慨。

  近年来,交警莒县大队先后被省委政法委授予“践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全省创建平安大道先进集体,实施“畅通工程”优秀管理城市。被日照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和“平安日照建设先进单位”。被莒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受奖单位”和“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位居日照市莒县双重管理部门前六名。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改革报》:权威 好看 实用 指导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地方特刊》现已正式启动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开设“领导畅谈新思路”新闻直报专版
 
( 编辑: 程玲 ) 【字号 打印关闭

   24小时新闻热线:400-601-8560  敬请您的关注!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留言本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10  城市周刊新闻网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号

(建议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