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地方新闻 城市精英 行业风采 领导访谈 特色餐饮 记者调查 公关活动 社会公益 记者专栏  城市电视 新闻直通车

 
记者在现场 >> 记者专栏 >>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专栏 >> 梁培俊个人报道集
 

 

村庄“筑墙防盗” = 地方官“低智商” + “警力弱智”
 

2011年02月08日  06:08:15  来源: CCTV新闻频道  记者  梁培俊  【留言】【打印】【关闭】

浙江岙底的小山村集资50万元修筑的仿古长城“围墙”


  中央电视台(记者 梁培俊)  新年期间,浙江省玉环县一个叫岙底的小山村成了舆论热点。 为了防御盗贼,这个村筹资近50万元,沿村庄修筑了一条500多米长的仿古长城围墙。墙厚约70厘米,光青土砖就用了7万多块,城门是两扇铆着铜钉的大黑铁门,高7米、宽6.98米, 将村子“围”了起来。城门上安装了磁卡门锁,村民刷卡进出。 城门上还贴有一副篆体对联。城门口还蹲着两只虎虎生威的雄狮。城墙上是青石栏杆,沿着城墙,还有一条绿化景观带。

  我们都知道,自古城墙多为御敌、哨防之用,而这个叫岙底的小山村建“城墙”却是为何?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防盗。然而,看似天真的“筑墙防盗法”为何得到村民一致拥护?建城墙所需的50万元巨资从何而来?村干部和村民“天下无贼”的理想能否因一道高墙而美梦成真?

  人均收入超2万六成人住别墅,富得流油的村子隔三差五迎来梁上君子的惠顾,确实伤透脑筋。尽管防盗墙效果很好,但如果觉得这个“点子”很给力,就大错特错了。  

  “风景这边独好”,其他村怎么办?以往年关时,正是盗窃案的高峰期,岙底村一般一星期都要发生两三起。岙底村地理环境十分特殊,村子三面环山,只有一面与外界相通。只需要修建一面城墙,就可以完全与外界隔开了。其他村没有这样的地理条件,要修城墙把整个村子围起来的话,造价会太高。小偷这会儿可能正嘀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虽然其他村的条件差点,毕竟还有下手的地方,否则这大过年的,难道被拒之高墙之外饿死不成?

  年更岁底防盗墙的落成固然能震慑小偷,使之望而却步。但是,此举令人想起了此前媒体报道过的某地公安机关向保安公司下达“抓贼指标”,还有的地方搞了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模特站岗”,更玄乎的是,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小偷感谢信”,声称“在年前这些天,一定登门拜访”,落款为“某省盗窃发展基金会”。小偷的猖獗与村民自发防范的“城墙加高加厚”,无不折射出基层治安问题捉襟见肘,公安机关职责缺位。固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包括加大投入这一“花钱买平安”之策,但是,仅有花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钱由谁来花,花在哪些地方。

  “富村防盗墙”呼唤警力下沉。人们常常耳闻公安机关提出建立N级防控体系,但是面对赶不走的小偷似乎软弱无力,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已到了非破解不可的程度了,否则老百姓兜里钱再多,也买不来安全感与幸福感。治安投入应用在刀刃上,除了民警日常的值勤巡逻外,还应增加居民区的保安力量,安装“电子眼”,提高破案率,由公安机关牵头,社区积极参与,做好群防群治等。总之,民众安全第一,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长治久安的应有之义。只有真正做到警力下沉,保境安民,才能让民众打心底里发出:“铜墙铁壁”未必行,最灵还是110!
                                


 

上一页(新华社 郝亚琳)   下一页CCTV李小萌

 
( 编辑: 孙玉玲 ) 【字号 打印关闭

   24小时新闻热线:400-601-8560  敬请您的关注!

 

首 页 | 地 图 |留言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酒后代驾 |内刊策划 |诚寻出版商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10   www.cr-cit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4小时新闻热线:400-601-8560    服务邮箱:citynews560@139.com

      

(建议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