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地方新闻 城市精英 行业风采 领导访谈 特色餐饮 记者调查 公关活动 社会公益 记者专栏  城市电视 新闻直通车

 
记者专区 正文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 梁培俊
2006年02月21日 08:38:58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  梁培俊


华南师范大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记者 梁培俊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一直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育人为本的一项重大使命摆在突出位置,从创新长效工作机制入手,探索建立健全理论研究与创新的长效机制、理论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运用研究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研究队伍的壮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不断
增强。

  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强项。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现已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211工程”重点学科,4个文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最近,学校还取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人员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有162人,副高职称的教师有31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5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386人。在2005年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学校获得了包括6项一等奖在内的26项奖励,在全省高校中排第二位。学校作为2005年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试点工作的4所高校之一,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一级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组织编写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4部思想政治课新教材。

  学校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学生公寓工作,学校建立的“两课在线”网站,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理论人才队伍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可靠保证。学校党委宣传部注意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等理论学习载体建设,探索建立健全加强理论学习的机制。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先学一步,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力。党委中心组每次学习须签名报到并由组长通报出勤情况。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需向组长递交书面申请。每次学习按规定按时完成并上交学习论文或学习心得,每学期对中心组成员进行一次考核。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探索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的机制,把学习范围拓宽到学院党政一把手、机关部处长,使校领导与二级单位领导在学校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凝聚力量,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文轩教授说,教师党员要做“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典范,学生党员则要走“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成才之路。学校注意抓好师德建设,探索建立健全用科学理论武装教师队伍的机制。学校制定了《华南师范大学师德规范》、《华南师范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的文件和制度,组织撰写出版《高校师德建设概论》、《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等论著,使师德建设深入人心。学校通过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建立了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的交流、帮带机制,使优秀的师德师风在教师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对学生党员,学校则组织了“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主题实践活动中,组织了40支校级重点团队、100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利用寒暑假走社区、驻农村、访企业,入工厂、进机关、赴报社,以支教扫盲、扶贫帮困、文艺演出、医疗服务、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形式,体察省情、了解社情、关注民情,在社区、农村、企业间播撒青春热情,足迹遍及广东、福建、四川、广西等等。在不久前“广东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专院校辩论赛”决赛,围绕“立志与理想”、“报国与责任”、“博学与能力”、“修身与形象”等主题内容,就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如何锤炼党性、做合格党员、永葆先进性进行了辩论,华南师范大学代表队获得主题决赛冠军。

  学校建立健全了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教育教学骨干培训机制,通过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等形式,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推广到教育教学第一线;建立健全了广东省领导干部法律专业和科技教育专业培训班制度。从2005年起,学校承办了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领导干部法律专业培训班”和“广东省领导干部科技教育专业培训班”,每年各办一期,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传授给一线的领导干部,受到了广泛好评。
 

上一页(新华社 郝亚琳)   下一页CCTV李小萌

《中国改革报》:权威 好看 实用 指导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地方特刊》现已正式启动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开设“领导畅谈新思路”新闻直报专版
 
( 编辑: 杨倩 ) 【字号 打印关闭

   线索提供  E-mail:13601286948@139.com   感谢您的来信!

 

阳光新闻网概况 | 关于阳光新闻网 | 网站动态 | 服务咨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大街88号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57117560

网站交换链接及稿件发送至   E-mail:citynews110@163.com

京ICP备1103929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