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地方新闻 城市精英 行业风采 领导访谈 特色餐饮 记者调查 公关活动 社会公益 记者专栏  城市电视 新闻直通车

 
记者专区 正文
 
别让“户口本”成为户籍警察的“赚钱工具”?
2011年01月20日 02:38:56  来源: 中国改革报  【留言】【打印】【关闭】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  梁培俊


  身为原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副调研员的卢小琼,在一个月之内,就给115户300人办理了入户手续,收受贿赂金额213万元,并用这笔钱来疏通关系,同时涉案的另7名警员也是警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昨日,该案在深圳中院开庭审理,52岁的卢小琼出庭受审。

  为符合手续的有关人员办理入户,依法依规的保障公民的权益,这是有关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然而,我们却看到,作为具有执法权力的部分深圳市公安局民警,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完全忘记了廉洁从政的职责,而敢于大肆收受好处费,把办理“户口本”办成了“谋利本”,使权力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检察机关认为,卢小琼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他人贿赂,数额特别巨大,应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数罪并罚。一名主犯的落网之后,我们也将看到,涉案的另7名警员也将会受到法律公正严明的审判。

  “户口本”成“谋利本”的警示是什么?面对权力的变异,权力突破“户口本”这一“载体”谋取利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户口本”作为一种公民居住、办事的“通行证”,其办理的流程及办理过程中的监督充分彰显阳光,当得到有力的落实,当更加能够体现廉洁、科学与高效,当更令人民群众感到满意——否则,流程的不透明,监督的不到位,就将会使权力有了可乘之机,使不法者获利,而破坏的将是执法机关的形象与公信力,损害的将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腐败无孔不入,权力一旦为利益所诱,就难免会“出轨”。笔者希望,在加强执法机关公开、公正、公平执法建设的同时,各执法者更要强化廉洁奉公意识的养成,更要强化权力的规范与透明运行,更要引入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让监督成为“防腐刹”,更要倾听民声与民意,使执法与管理行为更令民众心悦诚服。

 

上一页(新华社 郝亚琳)   下一页CCTV李小萌

《中国改革报》:权威 好看 实用 指导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地方特刊》现已正式启动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开设“领导畅谈新思路”新闻直报专版
 
( 编辑: 杨倩 ) 【字号 打印关闭

   线索提供  E-mail:13601286948@139.com   感谢您的来信!

 

阳光新闻网概况 | 关于阳光新闻网 | 网站动态 | 服务咨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大街88号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57117560

网站交换链接及稿件发送至   E-mail:citynews110@163.com

京ICP备11039297号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