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地方新闻 城市精英 行业风采 领导访谈 特色餐饮 记者调查 公关活动 社会公益 记者专栏  城市电视 新闻直通车

 
记者专区 正文
 

如何打造社会精品社会新闻?


 

2006年09月20日 02:41:38  来源: CCTV《高端访谈》  【留言】【打印】【关闭】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  梁培俊


  在市场化的大前提下,报纸的生存依赖于广告等经营收入,这是以发行量为前提的发行量又取决于报纸的质量和可读性。角角敏锐、内容贴近、形式活泼的社会新闻无疑中各家媒体用以吸引眼球的法宝之一。但如今一提到不愉快的联想:小市民、色调、暴力、隐私、媚俗、肤浅、低级趣味等等,这种低下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其实社会新闻的区域很大,它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技文体新闻等而存在的,可以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于灾人祸各种社会事故、自然变异、世态万象等等。

  社会新闻怕发展兴盛给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舞台,但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之下,一些媒体的社会新闻栏目或版面往往过分拘泥于自身的风格,结果作茧自缚,不能做到既特色鲜明又兼容并包,天天是张家长、李家短,或着眼于浅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动态,追求单纯的猎奇性和感官刺激,以满足部分受众低俗的需要,或不顾社会后果,片面追赶求所谓的“卖点”,对某些社会事件大肆炒作、渲染、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日下一日,以致特色消退,格调低俗。

  在这些社会新闻里,可以看到奇闻逸事、明星故事、贪污腐败等现象,但看不到人文关怀,体会不到对人人尊重,看不到在社会转型期里人们思想、意识、行为深处的变化。、丑恶不是被判,而是被嘲笑;隐私没有被保护,而是被曝光。我们看不到思想的升华。

  其实,不能过高估计狭义社会新闻的作用,更不能把它当成实现报纸票房价值的灵药。事实上,读报的人早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市民”了,大量的机关干部、工人、主退休人员、军人、农民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成为报纸的关注者,读者整体文化层是较高的。报纸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绝大我数需求,在自身临其境的格调上也要能够体现绝大我数读者的品位。读者的阅读水平在提高,阅读心里在变化,格调低下的社会新闻最终是会被较高层次的读者所抛弃的。

  如果一个社会新闻栏目不能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以前瞻性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只图发发牢骚,逞一时口舌之快,必然导致公信力的下降和美誉度的贬值,最终丧失社会守望者的身份。因此,以民主观念、法制观念诚信观念等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的观念体系来体察和审视社会生活与社会现象,应当成为社会新闻传播者需要强化的观念。所以妆前社会新闻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就是充分研磨选材和写作手法,把一人一事的报道融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宏大的社会潮流中,从而不断提高社会新闻的舆论引导水平,改进社会新闻的舆论引导技巧,扩大社会新闻的舆论影响力。

 

上一页(新华社 郝亚琳)   下一页CCTV李小萌

《中国改革报》:权威 好看 实用 指导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地方特刊》现已正式启动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开设“领导畅谈新思路”新闻直报专版
 
( 编辑: 杨倩 ) 【字号 打印关闭

   24小时新闻热线:400-601-8560  敬请您的关注!

 

首 页 | 地 图 |留言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酒后代驾 |内刊策划 |诚寻出版商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10   www.cr-cit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4小时新闻热线:400-601-8560    服务邮箱:citynews560@139.com

      

(建议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