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称,驻京办现在处在了十字路口。而我说,驻京办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是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驻京办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发展,驻京办越来越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时代条件,并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阻力。
地方政府设立驻京办的初衷一是要资金,要项目;二是接待来北京办事的地方官员。有了这种明确的目的,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驻京办生出了种种事端,出现了异化。
驻京办成了“跑部办”。来自光明网的消息说,“跑步(部)向前(钱),争取拨款,争取计划指标,争取优惠政策”被公认是驻京办事处一个重要功能;改革开放后,驻京办事处“跑部委、拉项目”的功能并没有弱化。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各驻京办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千方百计,争相跑部,演出了一幕幕跑部丑剧。
驻京办成了“接待办”。驻京办乐此不疲地接待地方来京办事官员,实际上成为地方官员在京的休闲、娱乐场所。除了驻京办自身的花费以外,驻京办也要为来京官员支付费用,当然也为不办正事的人员提供场所、食宿服务。就拿地方来京办事的官员来说,他们还需要驻京办吗,哪里不可以吃喝呀?
驻京办成了“腐败办”。驻京办是一个管得着的地方看不见、看得见的地方管不着的独立王国,权力和活动完全处于监督失控状态。驻京办由各地方管理,但地方鞭长莫及;驻京办驻在北京,但北京却无管理权限。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设有一个“驻京办事处管理司”,但从管理体制上讲,管理司也仅是一个宏观指导机构,对驻京办事处的日常工作无权干涉,人、财、物仍由设置驻京办事处的派出地政府管理,即使发现什么问题,管理司也无权过问。在监督失控的情况下,驻京办滋生大量腐败现象。
如果说驻京办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发挥了一定积极的作用,现在它的存在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对于这样一个失去了存在条件而又腐败现象不断出现的时代产物,已经到了不是如何规范而是怎样取消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