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与会的青海省领导,在北京饭店出席了一个隆重的签字仪式,协议内容是中信公司投资42亿元人民币,和青海合作开发盐湖资源和镁资源。这一举措就是省长赵乐际代表常说的“西部要加快自身发展的活力和能力,自强起来”的重要一步。
谈起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的变化,赵乐际充满了欣喜。他告诉记者,西部大开发给青海带来了千载难逢、梦寐以求的历史发展机遇。3年来,青海的经济发展速度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扭转了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赵乐际说,西部大开发以来,
许多多年想办而办不到的事,办到了。青藏高原有了高速公路、青藏铁路开工了。民族地区通了电、通了路,藏族的孩子一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北京天安门。青海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增强了西部各族人民对未来的信心,也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国家财力不断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国家在项目、生态、科教、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继续给予帮助,帮助西部打好基础。同时,西部也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从实际出发,加快自身发展的活力和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最终实现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青海要自强,从何入手呢?赵乐际说,青海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但是青海资源丰富,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他介绍说,青海有5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盐、钠盐、镁盐、锂、溴、石棉等11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潜在价值达17.8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同时,青海还有较丰富的水能资源、油气资源、高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青海将按照国家部署,加快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五大特色产业链:一是盐湖钾盐开发和镁、锂、锶、硼等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盐化工产业链。二是水电资源开发与有色、冶金工业相结合的电力高耗电工业产业链。三是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的油气开采油气化工产业链。四是高原生物资源的保护、种养与加工增值相结合,以中藏药、绿色食品、生物制品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五是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食、宿、行、娱乐与购物相结合的旅游经济产业链。
赵乐际认为,这五大产业链的建立是青海省528万人民“富民强省、建设小康”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青海财力有限,建设资金缺乏。除了国家加大投入,还要大力吸收国外和省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赵乐际说,青海投资环境不具备优势,外资来的不多。不能仅仅把眼睛盯住外资,还要吸引国内大企业和发达地区的资金,让他们在青海有钱赚。青海对省外资金,给予外资待遇,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最近3年,青海省利用外资3.5亿美元,吸收的省外资金超过100亿元。
赵乐际认为,西部地区经济落后,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薄弱外,思想观念保守、市场意识差、开放意识差也是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和开放意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