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地方新闻 城市精英 行业风采 领导访谈 特色餐饮 记者调查 公关活动 社会公益 记者专栏  城市电视 新闻直通车

 
社会百态 > 正文
 
贵州省岑巩县杂交稻制种改制改出大效益
 
2010年08月18日 10:12:16  来源: 城市周刊新闻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贵州省岑巩县用10年时间,将杂交稻制种做成了叫响世界的品牌,创造了全国制种行业少有的奇迹。目前全县9个乡镇80多个村的6000多农户从事制种业,年产种子400余万公斤、产值达3100万元,带动3万农民致富。

  改制改出大效益

  2001年,国家《种子法》颁布实施,已进行杂交稻制种25年的岑巩县也受到了新政的冲击。岑巩县农业局领导班子决定:由县农业局职工承包领办企业的形式进行制种经营。

  招标会上,陈文彪以个人每月工资作抵押向局里交纳2万元风险金,毅然与县农业局签订了领办县种子公司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当年,全县的杂稻制种面积首次达到2000亩,产量50余万公斤,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00余万元,当年还清了原种子公司所欠债务90余万元。2007年底,陈文彪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并申请注册成立了岑巩县惠农种业股份公司。公司成立后,及时与重庆种业、合肥荃银种业、湖南隆平高科等单位签订生产经营协议,杂交稻制种业正式步入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借船出海天地宽

  由于对市场规律认识不足,2002年,岑巩县种子公司虽然也鼓足劲完成了产量50余万公斤,却因销路不畅卖不出去,险些亏本。公司认真分析后认为,公司无知名度,资金弱无力购置专利品种参与市场竞争,市场份额小无力拓展市场空间是公司面临的三大难题,并据此提出了“找平台,傍大树,借船出海”的发展思路。

  从2003年起,他们先后与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广东省农科院、贵州省农科院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当年收获杂交稻种60余万公斤,产值达480余万元。在生产经营方面,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收购”、“保低收购”。随后公司又相继与重庆种业公司、合肥丰乐种业以及云南和贵州省的几个种业公司完成合作,杂交稻制种面积发展到了2万亩以上,覆盖全县9个乡镇、80多个村、6000多户,每年产量400多万公斤,年产值3100万元,带动3万农民致富。

  稻种品牌叫响世界

  统计数据显示,岑巩杂交稻制种面积年平均以133%的比例增长,总产量年平均以66%的比例增长,总产值年平均以129%的比例增长。

  由于质量过硬,早在2003年,岑巩县杂交稻种子除供应本县、周边县市和邻省外,还通过重庆市种子公司等企业销售平台,出口到越南、缅甸、老挝、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成为稻种世界品牌。岑巩惠农种业公司还通过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国外开展杂交稻栽培和杂交稻新品种推广业务。自2003年以来,公司每年都要抽调3至5名技术人员到国外指导杂交稻栽培和田间管理。7年间,岑巩县惠农种业公司共派出20多人次农技人员到东南亚国家从事杂交稻栽培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跟踪服务,反响极好,促进了杂交稻制种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改革报》:权威 好看 实用 指导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地方特刊》现已正式启动
《中国改革报城市周刊》开设“领导畅谈新思路”新闻直报专版
 
( 编辑: 杨丽 ) 【字号 打印关闭

  24小时新闻热线:400-601-8560  敬请您的关注!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留言本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10-2012  城市周刊新闻网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号

(建议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